们把关注的目光集中于职场维权。日前,相关部门对全市各区县仲裁机构负责人及劳动法专家进行了“密集式”采访,在采访中发现,近期,职场维权凸显八大热点地带,职场侵权现象严重,作为身在困境中的职场人士又该如何维权呢?
需维权现象一:拖欠、克扣薪资出“新招”
容易受侵害人群:企业员工、加班职工
形成侵害的企业性质:各类不法企业
现象解读:一直以来,工资问题是劳动争议的最大焦点,也始终是仲裁案件的大户。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普法宣传的深入,企业拖欠克扣工资现象开始递减,但是一些不法企业也使用了一些更加“隐蔽”的手段来侵害职工权益。从全市的综合情况看,劳动报酬类争议占案件总量的一半以上,增幅为各类案件之首。宣武区劳动争议仲裁科钱炼科长介绍,从劳动者反映的情况看,不法企业主要使用不固定发薪日、延期发放、加班费“缩水”这些手段克扣职工工资。
解决方案: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科张瑞莲科长提醒劳动者,为防备这些不法企业的“手段”,首先应明确工资的数额、发放日期等,其次加班费要依据国家规定要求企业支付,还有当企业拖欠工资后及时向劳动部门举报。
需维权现象二:职工集体上诉成“热点”
容易受侵害人群:主要为面临改制和重组的国有企业职工、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员工
形成侵害的企业性质:以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主
现象解读:以前劳动者的维权多以个人行为居多,但是近年职工开始以3—5人结成团体,进行小规模的集体上诉。以朝阳区为例,受理3—10人的集体上诉案件达到了29件,是近年来最多的。朝阳区劳动争议仲裁科李玉平科长介绍说,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不正规裁员,二是经营不景气的民营企业拖欠员工工资,三是国有企业负债经营拖欠职工加班费等待遇。这样就使企业中的一批职工受到同样的侵害,因此他们就小规模的集体上诉。
解决方案: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科王小江科长认为,这类案件的解决比较容易,由于涉及的企业大都是比较有规模的企业,一般经仲裁机构调解后,这些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整改。
注意事项:需要重视的是由于是集体上诉,所以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采取理智的态度处理问题,不宜使问题激化,形成不必要的群体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