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信息>>
北大毕业生:在创新的岗位上实现自我 |
|
|
|
|
北大毕业生:在创新的岗位上实现自我 |
|
2007年9月4日,已点击:44619次 来源: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
眉山人才网/洪雅人才网/彭山人才网/仁寿人才网/青神人才网/丹棱人才网/四川人才网/乐山人才网/眉山劳动力市场 初识骆宏鹏,是源于《现代快报》对前不久的“魅力南京• 北大校园宣讲会”的报道——“现场前来招聘的企业代表中,骆宏鹏博士在北京大学读了9年书。自毕业后就留在先声药业工作,在听完骆博士对南京的现身体会后,记者当场听到北大两名药学专业的应届硕士生表示‘要重点考虑这家企业’。受师兄效应影响,北京大学一个项目组中7名博士成员集体递交了自己的求职简历。”入职先声药业不到半年,就作为企业代表前来宣讲,足以证明骆宏鹏是非常优秀的。在随后的了解中,当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防治“非典”和禽流感药物科技攻关等等这些词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愈发渴望了解:是什么让他做得如此优秀呢?
博士毕业,我选择了民营企业
骆宏鹏在同龄人中一直是优秀的:第27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保送北大、一路顺风顺水读到博士,然而在许多北大毕业生纷纷热衷进外企、进国家机关、进大国企,即使是想继续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也争相进大的科研院所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一家民营企业。
正如我在采访前的疑惑一样,当时他身边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很不解,骆宏鹏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把自己的黄金年华都投入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来说,若不能学以致用自然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科研院所尽管有着完善的科研环境和一贯的创新传统,但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却在企业。企业最了解市场的需求,企业最明确创新的要点,企业也最热心于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回报。骆宏鹏承认,企业本身缺乏科研院所那样完善的科研环境,但是企业充足的资金却可以让我们通过外包的方式购买所需的外部资源。这种简洁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整合更多的资源,挑战更大的目标。
骆宏鹏的话坦率中不乏理性,他觉得对于自己喜欢进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来说,进入外企可能不适合自己,因为外企的工作多是具体岗位上的工作,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研前沿;而国企由于领导任期体制的问题,有时候往往很难制定一个长期的科研计划,但是对于科研来说,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才能完成。
相比之下,他觉得在这些选择之外其实存在着很大的机会,因为他注意到现在一部分民营企业,比如先声药业,领导的目光比较长远,会很积极地一直鼓励创新,使自己的企业走在科技最前沿。今年5月,先声药业就以两亿元创纪录的大手笔,收购了全球首个上市、具有国际专利的抗肿瘤新药恩度。这些企业很愿意并且也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长线的最新科研项目。最终,骆宏鹏选择了先声药业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学以致用、创新、挑战,听完骆宏鹏的话,这几个关键词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我想,这些是他选择民企的原因,也是他工作的准则吧。
创新,我工作的原动力
和骆宏鹏的谈话里,我发现了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创新。从最开始的工作选择到现在的工作理念,骆宏鹏一直坚持并很好地演绎了这个词。
谈到创新,骆宏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创新不是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关乎核心方面的创新。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国家现在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知识产权匮乏,但我们的国家已经将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来看待了,因此他觉得作为民族精英的北大学子,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要克服凡事“求稳”的心态,骆师兄很坦率地说,他觉得现在北大学生中有不少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不愿意去冒风险、去尝试和挑战,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当然他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他觉得,如果是一般大学的学生,他可能会建议你去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但作为北大学生,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挑战,同时这也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应该相信自己的现有能力和潜力。二是要敢于犯错误,因为我们去尝试、去挑战、去创新,必然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保持创新的态度,不断有新的思路来继续尝试。在这方面,骆宏鹏自己的体会颇深,他向我讲述了他曾经遇到的最困难的时候:
那时候,正是禽流感危机在亚洲地区国家告急的时期,当时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出了有效的药物来遏制禽流感的蔓延,但是对于大部分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来说,高昂的药物价格使得及时广泛引用非常困难。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介入下,发达国家的药品商同意将治疗禽流感药物的生产和销售全球授予许可权,但前提是必须自主研发后才能获得授予权。当时,世界著名的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将其防治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生产和销售权进行招标,先声药业抓住了这个机遇,并让骆宏鹏主持扎那米韦的合成和生产工艺的研究。骆宏鹏现在回想当时,这项任务对于刚刚入职的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一种挑战,更重要的是代表中国在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
骆宏鹏尽管在科研方面非常出色,并且乐于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挑战,但是当他真正全身心地扎进研究时,他面临的依然是重重的技术困难。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几乎每天都是在不断地重复:加班、试验、失败、思考、试验……但当我问他有没有动摇或者想到放弃时,骆宏鹏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没有!他说因为他相信只要有新的想法,就有机会!不要怕失败,关键是失败了要始终保持创新的意识,不断努力想到新的办法。最终,骆宏鹏成功了,9月,葛兰素史克医药公司将其防治禽流感药物扎那米韦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生产和销售权独家许可给了先声药业。这不仅使得骆宏鹏在自己刚刚开始的事业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实现了他最初认定的作为一个北大人的责任:通过知识创新来致力于国家的富强。
有了创新的意识仅仅是个开始,骆宏鹏认为还需要创新的能力,来完成创新。谈到能力的准备,骆宏鹏建议大家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学习,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来为创新做准备。这里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一枚图钉要想扎得稳,就必须周围有宽阔的面的支持。我们的创新准备也是如此,要想让自己在创新性的科研或者工作中“扎得稳,扎得深”,就必须有充分的知识准备,骆师兄还特别强调这里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的知识,还包括其它领域的知识,因为创新面对的和探索的是未知,往往很可能其他方面的知识和发现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意外的灵感和思路。
作为一个在燕园生活学习了9年的北大人,骆宏鹏认为他今天在创新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北大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他觉得北大在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给了他很大的影响。首先,北大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来源,这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更多的是包括社会信息在内的积累,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可能是琐碎的信息,最后积少成多就形成了创新的营养源。另外,北大始终都会给每个学生以信心来进行创新。这里他回忆当时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不太好,可是总会有一些很新的想法,但是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因为他学生成绩不好就不鼓励他去尝试这些想法,反而会很乐意去帮助他。如果说创新最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 ,二是创新能力的话,那么北大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好,骆师兄认为这可能是和北大开放、兼容并包的传统有关吧,总之他个人觉得从中受益匪浅。
爱工作,也爱生活
骆宏鹏不是南京人,甚至不是江苏人,事实上他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湖南。在北京求学生活了9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南京作为事业起点。他觉得南京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他。
他说,“也许有人要问我为什么不选择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世界型的大都市,或者留在北京这样的自己相对熟悉的大都市。我想我并不是工作狂,我认为除了工作,还需要生活。相对于上海高昂的居住和生活成本,拥挤的建筑和狭小的公园,我认为拥有秀丽的山水、较低的生活压力、与北京同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是个更好的选择。而且,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在南京的收入其实并不比上海低。同样地,依靠便捷的交通和网络系统,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方便地使用聚集在上海、北京的各项资源。”在骆宏鹏看来,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有助于他更好地工作,他喜欢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下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对此,他也想告诉即将工作的学弟学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会更加愉快地工作。
人物简介:
骆宏鹏,获得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于1995年保送入北京大学化学系,2004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同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6年5月进入江苏先声药业工作,现担任先声药物研究院项目经理。
主要成果专利包括:“抑制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一种分子烙印固相萃取的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编辑:bibi
来源: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报 |
◆
本类相关信息 |
|
|
|
|
最新公告 招考 资讯 |
|
|
|
|
|
|
|
热点专题调查 |
|
|
|
|
|
|
|
图片新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