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帐号 密码
免费求职登记 | 企业招聘注册 | 招聘会 区县招聘: 仁寿 | 彭山 | 洪雅 | 丹棱 | 青神
眉山市人力资源网——四川省眉山市最大的网上人才市场,四川省首家3R级人才市场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会员单位 3071
总 招 聘 33919
有效招聘 81

总人才库 192580
本月新增 86
本周新增 17
首 页
个人求职
招 聘 会
人才搜索
人事代理
高校频道
招考信息
自主创业
见习基地
就业指导

“游子归乡 乐业家乡”眉山市2025年新春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欢迎您

  招聘会信息:
<<<点击报名参会 点击查看招聘会详细信息|展位预订情况 | 参会地点 | 入场须知
     
  企业报名参会>> | 展位分布 | 报名情况 | 参会地点 | 入场须知  
 
 当前位置:信息>> 又是一年就业难 大学生该怎么找工作?
又是一年就业难 大学生该怎么找工作?
2007年9月5日,已点击:83266次  来源: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眉山人才网/洪雅人才网/彭山人才网/仁寿人才网/青神人才网/丹棱人才网/四川人才网/乐山人才网/眉山劳动力市场

又是一年毕业时,随着高校的继续扩招,今年又是“就业难”的一年。那么今年的就业形势到底怎么样呢?又是一年就业难:当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如果早知道你的十年寒窗和你家庭的倾力供读换来的是一份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你还会选择上大学吗?”———“我还不如早早去做一个小保姆,那还管吃管住呢。”
这个回答来自一位愤愤不平的女大学生。事实上,这个黑色幽默已经存在。
极端个案一再出现,已经把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等同于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个案一:
“薪水平均3000元,我心想也还凑合吧;等到大三那年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当中,出现了月薪800元的,我的心突然就凉了。”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何亮(化名)无奈地说。他面前的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不同版本的若干份简历,这些简历现在已经成了摆设。“我们这一届更惨,除了几个考研的,剩下的几乎没人要。”在校内校外的招聘专场来来回回跑了数次以后,他也决定放弃了,“明年继续考研吧。”
个案二:
“我都参加了20多场校外的招聘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高云鹏说。不好找工作就只好读研究生,高的宿舍住了四个人,除了高以外,其他三人都选择了读研究生。所以高云鹏对薪酬的期望值也一路下降,从3月时的3000元,降到了5月中的1500元,或许还会“下调”。高所在的班级,总共29名学生,13个人保送或者考上研究生,剩下16个人都面临就业,到5月中,只有6个人找到了工作,且其中5个人是北京籍的学生,找工作主要靠父母。
个案三:
汤正(化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毕业生。4月的时候他曾经咨询过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一个博士生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的基本价位应该是5000元左右。但是到了5月,这位专家的建议显得毫无实际意义。他去过青年政治学院、电影资料馆,想过做大学讲师、研究员,最终都因为竞争激烈不了了之。“一个职位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应聘者,为了得到这个职位,用人单位尽力压价不说,甚至应聘者不惜自降身价。”他最终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个职位,也是作为几十个竞争者中最后的胜出者,不过得到的薪水是每月1400元。
北京师范大学一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课题项目显示,通过对全国600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2001年进行的问卷调查,当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所接受的月薪底线是2000元,此后便逐年下降。到2005年,即使在薪酬期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北京,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的调查得到的数据,毕业生“心理底线”也已经降至1500元,且“这一要求还可以变通”。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大学生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介绍,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今年达到338万。“每年的增量都在60万左右,今后几年,还要以几十万人的数量增加。”刘大为说,“2005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其中的500万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剩下400万,而每年城镇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还很大。这些都表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媒体聚焦:大学生究竟价值几何》
细分原因:大学生找工作为什么这么难?
原因一:扩招
从2002年的145万到2005年的340万,这种爆炸性的扩招是形成大学生贬值的罪魁祸首么?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为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本专科招生1700多人,2004年升至2000人,2005年又升至2200人,每年增长至少10%;而在北京联合大学,去年本专科招生6870人,今年上升到7433人,增长比例也近10%。
他们都将在今后几年陆续进入就业期。这种形势还在延续。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认为,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现在是19%,低于西方发达国家40%-50%的比例,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两者是不一致的: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差异极大,大学毕业生基本上留在城市,不向农村流动,加剧了城市就业的竞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以18-22岁上大学的人数除以18-22岁的总人口得出的比例,由于国外城乡差别小,农村大部分都城市化了,其计算可以这样进行;而中国由于城乡差异大,算法应当改为18-22岁上大学的人数除以城镇居民中18-22岁的总人口。以这个方式计算,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可达到30%-40%,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比例,需要增加的规模有限。
原因二: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长期负责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处长万敬坤指出,有的学校为了多招学生,盲目开设专业成风。比如会计专业原来是文科类院校的传统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也不错,但是在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以后,多个理工科学校也上马了会计专业,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结果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过多,就业困难。类似这样的热门专业还有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专业等,各大院校现在新开办的也不少。
就业比招生滞后四年,而大局变化莫测。往往是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成了冷门,前途也由此黯淡。同时,为追风潮设立的专业也缺乏竞争力,一些院校这种“新兴专业”也往往很快没落,招生出现萎缩。以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上一届毕业生有31人,这届29人,下一届28人,而今年才招生的一届只招了26人,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要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后宁可重新参加高考,也不上这个专业。
总结: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失业
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
来自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
同一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
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大学生却将之作为首选。小连接:什么是结构性失业?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总量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变动职业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说:“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少在本世纪前20年,这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原因三:大学生就业心态不良
一方面,从职业身份和行业部门的选择上来看,毕业生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公司、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生产性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即便是工科的毕业生也相当低。现实中,党政机关目前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接收少量应届毕业生,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也进行向企业转制的改革,接收的毕业生数量也极为有限。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形势看,非国有单位发展迅速,很多三资企业、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又一主渠道,但毕业生选择这些单位就业还仅限于大中城市,到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的几乎没有。
另一方面,从就业地点的选择上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把理想的就业单位选择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几乎无人选择县城及乡镇。即使不能在毕业派遣前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很多毕业生也要逗留在这些大城市,成为“漂流一族”。此外,“高薪”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注意到了一些技巧,不会一上来就谈工资和收入,但在签约时,高工资、高收入仍是毕业生决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当前社会上比较热的专业毕业生的薪金要求不断攀升,即便是大城市里的用人单位,如果工资低,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不会太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心态亟待转变》
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刘大为语重心长地对参加论坛的大学生说,要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政府态度:今年高校就业率要达73%以上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研究生扩招幅度也很大,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2004年9月时,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3%,达到预期的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年的就业率要不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他表示,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教育部:今年高校就业率要达73%以上》
我们的态度:转变观念,用一切办法找到工作!
方向一:去私企
国家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司长孙文序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说,2004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48%。他说,个体私营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去年近半大学生私企就业》
民营企业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已达8000多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3。特别是近几年来,民企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万个,约占同期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4/5。《民营企业:年新增就业岗位600万个》
方向二:去基层
2003年起,甘肃省实施了财政拨款支持特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政策出台伊始,甘肃省从省内普通高校选拔了500名特困家庭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单位服务,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林业、畜牧、文化等部门的工作。省财政拿出专款500万元,用于大学生的生活补助及其它花费。2004年,政府选拔人数增加到了800人,资助经费也随之提高到800万元。
两年来,1300名特困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乡镇单位服务期间,他们享受每月600元生活补助、每年1000元交通费和50元体检费,并享受政府为他们办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服务期满后,他们还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优惠条件。比如,参加当地公务员考试可优先录用;报考省市公务员,笔试成绩加5分等等。《甘肃1300名特困毕业生基层就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人民日报社社论:面向基层 建功立业》
好儿女志在四方。面向基层,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志向和抱负。党和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既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毕业生思想敏锐、朝气蓬勃,有知识,有文化,正值创业的大好时期。广大基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实践证明,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广大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勇于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方向三:自主创业
2004年,北京联合大学的赵明晨等8名应届毕业生有了联合入股承办学校餐厅的想法,赵明晨为此还辞去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全身心投入。自2004年6月底中标成功后,10月底自主创业开办的餐厅“八零年代”正式营业。从中标到现在,正好是一年的时间。
2005年,两名复旦大学毕业生毕业开馄饨店的新闻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其实早在2004年,甚至更早,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相关的政策也纷纷出台。但究竟大学生创业能尝到多少甜头,已经创业的人现今状况如何,这都可以给有此想法的大学生一些启示。
《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就创业是喜是忧》
即将毕业离校时,其他同学多数忙于找工作,而大连轻工业学院本科生赵晴却在大连市中山区自立街创办起自己的小企业“精功印务室”。她说,获得毕业证后就可以按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关政策规定办理小额贷款,并享受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了。
“自主创业”在大学毕业生中正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据悉,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沈阳市自2003年10月开始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以来,已有168名毕业生领取了《自主创业证》,125名毕业生创办的单位已挂牌营业,从业人数约有1360人,其中高校毕业生764人,经营项目主要涉及计算机开发与维护、培训教育、信息中介、装饰装修设计、服装等领域。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渐成新时尚》
大连轻工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姜立新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4点建议:要寻找并抓住机会接受创业教育或参加创业培训。不具备创业素质和技能匆忙走上创业之路,往往为其创业失败埋下伏笔。创业教育和培训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被教育者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在创业激情中注入理性的力量;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慎重选择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应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比较低的项目。计算机类、管理类、艺术类、师范类、法律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相对来说略显优势;要选择合适的创业地域。要把眼光放长远,考虑该地域的市场活力、政府政策、发展前景等因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有先发优势,西部有政策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战略优势;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搭建的政策平台,力争得到扶持的机会。《专家提示:大学毕业生不可无准备创业》



来源:人民网
   本类相关信息
· 职业深造也需选对时机 2007年9月5日
· 学子初进公司:"上课"与"上班"差得远 2007年9月5日
· 初入职场:素描“新鲜人”苦辣生活 2007年9月5日
· 大学生就业之初欲轻生 工作压力大角色转换难 2007年9月5日
· 就任新职前的预备动作 2007年9月5日
· 初涉职场,我的经验值为“零” 2007年9月5日
· 初涉职场 怎样做才能避开危机? 2007年9月5日
· 大学生求职“钱”途排行榜 2007年9月5日
· 大学生求职应低下高傲的头 2007年9月5日
· 又是一年就业难 大学生该怎么找工作? 2007年9月5日
 
最新公告 招考 资讯
 
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关于招聘临聘人员考试人员总成绩及排名的公告  (7-9)
眉山市殡仪馆关于2024年公开招聘自聘临时人员拟聘人员的公示(第二批)  (7-8)
关于拟聘用吴欣怡同志为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公示  (7-8)
眉山领驭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  (6-12)
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关于招聘临聘人员的公告  (5-29)
眉山市中医医院关于“2025年血液净化护士招聘”拟录用人选的公示  (5-27)
2025年眉山市第一托育园关于公开招聘执行园长的公告  (5-26)
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卫生院关于编外人员拟聘人员信息公示  (5-23)
眉山市殡仪馆关于2025年公开招聘自聘临时人员公告  (5-23)
眉山市中医医院关于“2025年春季人才招聘”拟录用人选的公示  (5-22)
2025年眉山市第一托育园关于公开招聘执行园长的公告  (5-12)
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镇卫生院关于招聘临聘人员的公告  (5-12)
眉山领驭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5-9)
四川兴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5-9)
眉山东坡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5-9)
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关于招聘康复技师的结果公示  (4-25)
关于眉山市第一托育园拟聘用工作人员的公示  (4-27)
眉山市中医医院关于招聘血液净化护士的公告  (4-2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关于公开招聘眉山市第一托育园工作人员体检事项的公告  (4-14)
眉山市东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关于招聘临聘人员的公告  (4-1)
热点专题调查
1、眉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效果调查... 参与
2、就业意向调查(仅限求职者填写) 参与
3、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仅限企业... 参与
4、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问卷 参与
5、“2021年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参与


图片新闻
2014年春季招聘会活动现场
2014年2月14日首场招聘会活动现场
求职技巧
 员工严重违纪 公司除名合法

 索爱行政总监辞职 被判返还22万MBA学费

 事业单位临时工被辞退后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企业未按约定支付报酬 职工有权解除劳动...

 工作未满一年应该拿年终奖吗

 浅谈就业服务于就业管理规定中的薪酬明码...

 劳资矛盾的艰难平衡

 供暖协议未解除 单位被判补欠款

 弹性工作制引争议 海淀劳保局终审败诉

 大学生求职就业职业规划案例

 
市场简介 | 各部职能 | 市场动态 | 收费标准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合作单位 | 资质荣誉 | 媒体报道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标志释意 | 广告服务 | 站内地图
Copyright [2008-2020] by [眉山市眉州人才市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15773号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247号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红星东路二段91号三楼(玫瑰园八区对面)
联系电话:028-38221772[交流部] 38236360[综合部] 38235345[代理部] 传真:028-38236360
邮编:620010 Email:msdprc@qq.com 网址:WWW.RC139.COM WWW.MSDPRC.COM